Wednesday, June 22, 2011

咖啡家坐坐 Coffee Famille


我寫過一篇關于雪隆一帶的手工咖啡館,屈指可數,總在想甚麼時候隨意拐進一個巷弄,就能像鄉里發現新大陸般驚奇地發現咖啡館,然后窃窃自喜呢。

咖啡家對我來講很遠,我家住在雪州南部,咖啡家在雪州北部(如果沒錯的話),如果不是因為距離的關係,我會喜歡窩在咖啡家。

我對北歐風情設計及台灣有不可思議的情意結,但咖啡家的風格都不在這兩者裡面,偏向鄉村小鎮風,可藹可親,舒服。也許手工咖啡氣息濃厚也有關係。

咖啡家是主催自家烘焙豆子的獨立咖啡館,主人Ving 長得嬌小玲瓏,年輕有活力,剛好在踏夢的26歲年華裡,卻已經膽粗粗地開起咖啡館,買了台中型烘焙機器,邊研究邊經營咖啡家。

在這個大家已經把咖啡生活化的時代裡,多一家咖啡館實在不需感到驚訝,我不懷疑她可以走得遠,但我只是有小小憂慮,她走起來能輕鬆一點嗎?

我相信,不管愛好咖啡者還是咖啡館業者、同行都樂見于咖啡館林立四處能如煙火般璀璨,好讓這個行業在大馬的天空下,更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我和 Ving 雖只有兩面之緣,但聊起咖啡猶如千裡來相會,這個小女子的世界裡種著她對咖啡的堅持。

咖啡家的單品咖啡對我、一些習慣喝濃郁咖啡愛好者來講有點單薄;我向她提起時,她說:不想把單品煮得太濃厚,對一些已習慣黑咖啡的人來說,濃厚是濃厚,但對剛接觸單品咖啡的人,濃厚就等於苦,不想他們因此而怯步,因為單品的世界太美妙了。

我認同這觀點,對這說法很「買單」。咖啡喝多了,我自己都會不知覺地「嘴刁」起來,久了好像把咖啡變成一種高度要求,但自己一開始接觸咖啡時,不也一樣受不了咖啡的苦嗎?回想以前,難道我也能一下就分辨得出咖啡裡不同層次的表演嗎?

 喝咖啡,舒服就好!




電話:+603.6150.5126
營業時間:Tuesday - Sunday: 12noon-10pm++







*在這裡先作出聲明,我沒有收任何廣告費的。
 大家有空可以到咖啡家坐一坐!年輕人創業,本來就應該給予大大的鼓勵。:)

初識咖啡家的咖啡 Coffee Famille 's Filter Brazil Coffee


咖啡家 Coffee Famille 是自豆原、月樹之後,(算是)第三家以賣手工咖啡為主的咖啡館。

豆原主打虹吸咖啡,咖啡家的主人則專注在泡煮滤杯式咖啡。

第一次到咖啡家,是在下班后,塞了兩個小時的車才到,和小姜餓得把意大利麵和三明治吃得狼吞虎嚥,兩人看起來極狼狽樣子的情況下。

過后,我點了杯巴西。盡量讓自己淑女一點地坐在小而巧的吧台前,然后,專注看著初相識的主人Ving 用滤杯煮咖啡。

她用滤杯泡煮咖啡的方式和我在家泡煮的方式有點不同,水柱迅速而輕巧,咖啡燜一燜時,會近距離「問問」它........

在她打算下第四次的水柱時,我下意識地說:「夠了!夠了!」其實事后有覺得自己這舉動突兀得來又沒禮貌。

但,我知道水柱再下的話,就不合我喝咖啡的重口味了,只好魯莽地請她手下留情。

與一般咖啡館不同,上桌的是一壼咖啡及空的咖啡杯,量自己斟酌。

咖啡聞起來有煙燻味,與印象中的巴西完全不同,我初時以為難道「焦」了?但啜飲后又不那麼一回事,口感柔順,而且尾韻相當好!

想想,除了喝自己泡煮的滤杯咖啡之外,我好像再也沒有喝過其他人所泡煮的了,這杯巴西,我喜歡!

Friday, June 10, 2011

新加坡之 Loysel's Toy , Forty Hands


微風吹起的公假早晨,從地鐵站出來,高空的湛藍好天氣剛好迎接了我們。

穿過築起的草叢籬笆,單幢組屋下的Loysel's Toy 咖啡館,裡外人潮川流不息,找到中間位子坐下,我們各點一份早餐與咖啡。

上桌的拿鐵,我不介意它糊了樣,但介意它做得不夠好;室內的採光與回收改良后木桌木椅則叫我格外歡喜,約 500方呎的室內空間,工作人員與顧客之間此起彼落的喧鬧,突顯了假日早晨的活力,外牆的塗鴉更毫不掩飾揮灑著它的狂野,嗯。。 
呆了大約45分鐘吧,客流不斷湧現,也不好意思佔著位子賴死不走,于是乎,就往下個咖啡館了。

走了一段路,度過了河橋,我看見依舊湛藍的天空,是新加坡的天空比較干凈嗎?

沿著舊組屋區走著,一點都不起眼的Forty Hands 就突兀地出現在眼前,怎麼也聯想不到這樣的舊式組屋下的店屋裡,大方地佇立著非常有特色的咖啡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長方型式的室內,牆面也有塗鴉設計,家具也是採用回收改良式的,顏色方面是強烈地亮緑系。

這家的人潮更是「誇張」,幾乎座無虛席;好不容易挨到一個位子,我們各自點了一份瑪奇朵及Piccolo,再加一份特色早餐。

這是我目前喝過最好喝的瑪奇多。厚實的expresso,夾帶花生香,尾韻送來微微地焦苦,風味複雜卻又驚喜連連,蜻蜓點水式的牛奶輕巧地路過。

喔!我真很喜歡這杯瑪奇多....

走一趟新加坡咖啡館 Singapore Cafe


新加坡予我的印象就像香港。香港予我的體會就是繁華。
而,我不喜歡華而不實的東西。

一趟的新加坡咖啡之旅,開拓了我對新加坡的另一視界;在這裡,我是充滿感恩之情。

在一天的光景裡,前所未有的在六間咖啡館之間穿梭,雙腳因炎熱天氣地過度曝曬而漸煥散、疲累,但依舊默默地往前踏步,供給內心那個不知所向的自己一些聲音,一種信仰的養份。

從 Loysel's Toy 、Forty Hands 、Highlander 、The plain、Shots到Oriole。除了Highlander 休館吃了閉門羹之外,除了烈陽底下走進The plain只想喝果汁解渴之外,除了到Shots喝不到想喝的單品咖啡,最后選擇喝啤酒之外,其實,我也只是喝了三杯咖啡罷了。


不多。但滿足。


新加坡精緻的獨立咖啡館讓我蠻驚豔的,每間咖啡館的設計風格強烈,從燈光、家具到咖啡食物,看似簡約卻充滿色彩,再再體現出濃濃地西方國家面貌,我不盡然地懷疑,處身于此的新加坡到底是西方國還是東方國?


新加坡咖啡館還是充滿樂趣的,只是人潮太多,我找不到自己的小小空間。




後記:


再怎麼想,我都連結不了這片土地與馬來西亞土地曾經擁有那麼親密的關係,隔了一條汪洋,國度的人文基建發展卻彷如天與地。

那天走了人煙稀少的組屋區,看了華人集中區的牛車水,也去了最熱鬧的烏節路,新加坡予我,就是穿著南洋民間文化的外衣,骨子裡卻是活脫脫地散發西化風情。 

我雖不喜歡新加坡,但在當地生活水准頗高之下,一般薪資還是比馬來西亞來得高;一杯咖啡 3塊半新幣,在這裡,想要一杯同等價值又保有水准的咖啡,實在是不可能。

真想說大馬政府真他媽的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