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1, 2010

玩豆之二 加拉帕戈斯群島 Galapagos



如果有一種咖啡入口強酸,然后又鹹到像在喝著海水,難以咽下,請不要因為它是來自「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就屈就相信這是它的「特色」而強迫自己喝下。

在狐狸家煮起第二杯咖啡時,他先介紹這豆子及購自這咖啡館伯揚咖啡的特別之處。有興趣者可到這裡看,照片非常「可口」。

對于這豆子,他是這麼說:這是來自很多小島的地方種植的豆子,用日曬方式處理,烘焙日期比公主咖啡又早了一星期。

它標籤上說明的風味是「花朵芳香、厚實、酸中帶甜,可說是精品咖啡中的珍珠」。

從豆子的顏色推測它是屬于中淺培,豆型漂亮飽滿,研磨成粉后,香氣野性得非常迷人,煮的當下,香氣更是直襲鼻間,清香誘人。

可惜啊,我煮出來的味道,酸 + 鹹 留在嘴裡「長長久久」,害得狐狸及LP只能猛喝開水。

忘了是誰說:「這應該就是海龜的尿。」(后來我查WIKI:這群島最出名是巨龜。)

好吧!或許太平洋的海風比較強烈,所以日曬豆都全盤吸收,所以海水的鹹都飄洋過海來了。

相同豆子,第二杯由LP掌舵,入口是舒服的果酸,喝下去后,喉間是涼颼颼地,咖啡香氣在室內隨之飄散。

所以,這只証明了我煮壞了這杯來自太平洋群島的咖啡。下次會再努力一點!


玩豆之一公主咖啡 Princess Coffee


狐狸重遊花蓮回來, 第一件事就是向我「炫耀」他帶回來的咖啡豆。

說是「炫耀」,其實就是引誘我到他家煮咖啡,為了喝新鮮豆子,我還真抵受不了誘惑,整裝武備上「山」去了。

第一包豆子是來自台灣自家種植的咖啡豆,沒記錯應該就是阿拉比卡有機咖啡豆,有個很「俗」的名稱,叫「公主咖啡」,包裝上的標籤圖還是原住民的公主模樣。

這樣命名也不為失,畢竟花蓮是個原住民的聚集地;我很喜歡花蓮這個地方,環山包圍,走在小鎮上,天氣晴朗時,輪廓分明的山脈清晰可見,觸手可及;陰郁天氣的話,雲霧不分層次地貼近山脈,咫尺天涯,教人有另一番領悟。

我只去過一次花蓮,那次是參加「饑餓三十」而去,在那三天兩夜裡,我的確就愛上花蓮這個地方。

所以,對去了數次台灣卻只躲在花蓮的狐狸,我也想不出甚麼理由叫他不要再去花蓮。


花蓮佔有天時地利優勢,應該是塊很適合種咖啡的地方,但我之前只喝過朋友帶回來的台中咖啡。

這杯「公主特調咖啡」的烘焙期是帶回來的兩個星期前,可說是喝得正是時候,它是水洗豆,採用深烘方式,特別的是它的豆型不像阿拉比卡豆,肥得來偏向方型也像長方型。

我輕輕咬下豆子,脆口聲在耳邊作響,嘴裡「漫」溢涼涼的薄荷香,很是可口,用虹吸壼煮過后,入口是乾苦的,眉頭來不及皺,明顯深刻的回甘就湧現出來了。

嗯…說實在,有朋友曾送過巴西有機咖啡豆,味道淡薄一般,所以對有機咖啡豆沒啥信心,但這杯「公主咖啡」可說是有驚喜的感覺。

咖啡微涼, 入口帶來清新的微酸,但瞬間消逝,捉得住的是它微微的甜及悠揚的甘。






P/S : 在做連結時,找不到狐狸去這家還是怎麼買到這咖啡的部落文章,是他沒寫還是我看漏了?

Thursday, December 2, 2010

出人頭天@巴布新幾內亞 Papua New Guinea--Wamena Iran Jaya


這家掛著Merdeka字眼的咖啡豆供應小店,我沒有去過。其網站背景一片黑海,或許想營造咖啡色的視覺。

這店家名字以為是本地人開的,但事實上經營者是一名紐西蘭人,而「Merdeka」不盡然是只出現在大馬而已,它的「主要豆源」是來自印尼。

后來,從一個朋友的面書裡,發現她在遊學紐西蘭時也曾到過同名的這家咖啡館,只是老闆是一名中國女子;我想兩者之間一定有關聯吧,在這個咖啡國度裡,的確是無奇不有啊!


說回這豆子,咖啡名是「Wamena Iran Jaya」,但豆子是來自巴布新幾內亞咖啡(Papua New Guinea),是Yoshi上次來馬時買來送我和 LP的,他大力推薦這豆子,他后來也紀錄在他的部落,而我也聽克力斯介紹過,一度要訂購豆子。


我第一次泡煮是用虹吸壼,說實在,沒有很詳細紀錄,翻看手記,整理出來的味道是:香氣濃郁,入口后馬上感受到果酸,醇厚度有點力不從心,但它的餘韻很好,也能感受到雅致的甜味;溫度再降一點時,感受到最明顯的是其果酸的變化,柔細的散發果香,風味悠然,可喜可佳!

初聽這名字以為是小國,但從地圖上尋找它的蹤跡時,才發現並非是小國,它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嶼國家,國家面積與大馬有不相伯仲之感。

它是個典型的熱帶雨林國家,有人形容新幾內亞是上帝遺落的地方,沒有人為的破壞,人民生活簡樸,很多動物得以生存下來;或許因為這樣,近年來它的咖啡豆品質有愈加讚賞的口啤。

Monday, November 29, 2010

咖啡酸王 Sulawesi


克里斯早前從印尼朋友那帶回 8種咖啡豆,豆子大部份是混豆,其中較感新鮮的是蘇拉威西(Sulawesi)咖啡豆,烘焙有深有淺,有些豆子還可看到墨綠的色澤,豆型偏圓滿。

品嚐過這豆子共有6人,雖然大家都在不同時段用一致的滤杯式泡煮,但品嚐出來的味道卻相去不遠。

綜合大家的意見:它的乾香氣強烈、明顯,厚重的香料味、莓果茶味,屬于刺鼻型味道;而磨成粉后香氣濃郁、飽滿,散發奶油香,煮后的香氣反而沒有乾香時來得鮮明。

入口就能馬上感受其強烈的酸,可說是喝咖啡以來「酸中之王」,而其酸質卻不討喜,不可否認它的醇厚度屬于濃綢型,可惜,后段回嗆你的卻是難以釋懷的「苦澀」,兩極化的口感,喝了大家的舌頭都發麻。

不過回想,這麼一杯個性強烈,複雜味道的咖啡,發麻的何止是舌頭,簡直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

后來,我自己試著把它與其他單豆混合,想試探它的「親和力」,嗯,可以說的是,個性強烈上的缺陷有時的確能擦出火花,混豆后,它的口感很好,明亮的醇厚度、乾凈度高;溫度下降后,其強烈的酸質才漸漸出來,但溫和舒服,餘韻清爽悠久。

Tuesday, October 26, 2010

說朵兒的夢想


今天不說咖啡,說電影!

夢想屬于自己的一間咖啡館,是多少個人的夢想,而又是多少人可以堅持的東西?

與咖啡館多次「邂逅」的我,看這部《第36個故事--朵兒咖啡館》時候很有感覺。

故事是講述朵兒放棄了設計師的工作,開始她的人生另一個興趣--咖啡,于是她開了一家咖啡館,妹妹是幫手。

故然,兩姐妹的性格迴然不同,妹妹薔兒屬于夢想家,姐姐朵兒實踐家,在這家名叫「朵兒的咖啡館」產生了許多化學作用;薔兒天馬行空想出了「以物易物」的賣點吸引客人,朵兒則「沮喪」于無人賞識她的技藝。

身為一個咖啡師或蛋糕師,往往作品的評價就是最好的成就感。

一名副機師懂得欣賞朵兒的技藝,也留下了35塊來自不同國家的香皂,當作「以物易物」,可惜無人欣賞;他后來就說了35個不同城市的故事,朵兒在每聽完一個故事后都畫上了一幅畫。

當說完所有故事后,那名副機師把香皂全收回,一併連帶35張畫;朵兒無法拒絕,因為她也「免費」聽了35個故事,所以只能任由他帶走。

她失落的不是畫,而是她發現原來沒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她也希望自己有一天有故事與他人交換。這副機師改變了朵兒,他創造了一個夢想給她,從來不敢擁有出國夢的朵兒,從他那裡領悟到了「出去的勇氣」與「改變」。

她決定離開的時候,那機師把35張畫寄還給她,並說希望能和她一起煮咖啡,希望她能畫第36個城市的故事。

咖啡館是一個製造夢想天堂的烏托邦,它賦予夢想的輪廓,啟動實踐的引擎。

我想起很多過去在台北咖啡館及豆原的片段,我在咖啡館裡築了許多夢,而這些夢不斷地擴大及增加,實現地、走過的、試過的、失敗的、未達成的......

電影讓我很感動,給人一種為夢想而努力的力量,為夢想而飛。

我們都應該有勇氣不斷地追尋及實現夢想,找到及肯定自己,不是嗎?認識及愛自己的人,才是值得被愛的。

Monday, October 18, 2010

Yoshicuba


這是日本朋友Yoshi 在9月份來馬之前親自烘焙的「古巴」豆。這算是他第三次終于烘焙成功的成品

他來馬之前問起要帶甚麼手信,我毫不猶豫回答他親自烘焙的豆子;當時我是從他的部落得知他剛開始學習自己烘焙豆子,但失敗了。

說真的,當他把裝在貌似沐浴露的瓶子裡的豆子拿到我面前時,我是一度驚訝的;其實我只是「隨性說說」,但對他對咖啡那份認真態度,我還是覺得值得讚賞的,當然,他不敢給予自己豆子太高評價。

豆子在我手上時,是烘焙好的兩個星期后,屬于中美洲國家的古巴,印象中,我是喝過「古巴藍山」,但口感一般,失望收場;這 Yoshicuba 豆是採用「城市烘焙」,香氣濃郁,在研磨過程時就已漫遊空氣裡了。

我是用虹吸壼來煮這杯「Yoshicuba 」,初啜第一口,厚實地木香味,口感及回甘都很好,微苦、零酸度。

可惜,后勁不足,隨著咖啡降溫,味道趨向淡而無味,出現空洞的口感,但還是可以「感受」到若隱若現的回甘。

最后,我當然也很「盡責」地把這份「心得」告訴他,他說他對這豆子只留下「濃郁煙熏味」的印象,而剩餘的豆子都已在我和LP的手裡了。

我不竟在想:這傢伙根本就是拿我來當白老鼠!


Friday, October 8, 2010

極致精華的Ristretto


我第一次喝Ristretto是在朋友的好奇心下,詢問服務生后得知它是來自意大利傳統鄉村做法的咖啡,杯量比一般的意式濃縮咖啡再小半杯,因萃取時間更短,咖啡因無可厚非地來得更強,口感濃郁甚至苦不堪言。

這是服務生的說詞。我笑笑說,好,就來一杯!

杯子是選用意式濃縮咖啡杯,半分滿的咖啡,趨前聞一聞,撲鼻的濃郁香氣環繞,輕啜一口,柔順得意,口感很好,回甘停留在嘴裡八分;因份量很少,我喝得很慢;因為對它驚喜,所以想細嚼它的變化。

它喝起來很像用虹吸煮的濃郁口感,可說更勝一籌,它雖是意式煮法,卻沒有意式咖啡的「重」,我一邊喝一邊讚賞不已。喝完后,杯底的香氣讓我意猶未盡。

從此,我就愛上了它。

第二次,帶了來馬度假的日本朋友Yoshi去品味一下,可惜,我覺得「Ristretto」煮過了,少了優雅的韻致,眉頭難免一皺,其號稱「精華中的精華」是領教了,可惜,品嘗咖啡的前中後味及回甘變化則沒那麼有趣了。

它害我在朋友面前「出醜」了,幸好他家的主餐及Tiramisu為我挽回的顏面,可惜啊!我迄今還耿耿於懷。

我想:咖啡師一定是「關鍵」問題。



Hayn's Pizzeria : Add: 64, JALAN 27/70A , DESA SRI HARTAMAS , 50480 K.L
                            Tel: 1-300-82-300 

Friday, September 17, 2010

兩場咖啡之二 Terrace at Hock choon


決定到CAFFEINEES之前,我們就有計劃在一個下午內跑兩間咖啡館,但沒有百分之百的拍案。

CAFFEINEES的外在設計著實吸引著我,可惜坐在裡面后,空氣裡流動地是一股冷漠,那種冷漠不是在等待熱情,而是它根本不想給你熱情;我們坐在一處望向后院的餐桌上,不時對這后院感到可惜,甚至議論紛紛主人家擁有這麼一個好綠肺卻不善利用而有所責斥。

當然,我們並不認識主人家,只是覺得食物不錯,咖啡好喝,環境悠靜,確實適合慵懶下午充電度過好時光的地方。

很快地,我們就決定換地方。往下個目標前進。

來到專賣進口雜貨的hock choon超市,星期天任意地打烊,車子轉個彎拐進去后,就是另一個天地了。

網上是這麼介紹這家咖啡館的---Terrace at Hock choon ,沿著地中海式庭園設計的踏腳石走進去,四方落地玻璃的盒子屋出現眼前,非常精緻討喜,裡面坐著一對情侶。

推門進去,咖啡香毫不客氣地撲鼻而來,吧台后的服務生淺淺地微笑著,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眼前只有一張干凈桌子及白色沙發,加配鮮紅的靠墊,色彩醒目,令人眼前一亮。

我們三人各點了拿鐵、卡布奇諾及墨西哥辛辣巧克力,及一塊草莓奶酪蛋糕。

咖啡表明是來自illy's連鎖咖啡的品牌,咖啡自然一點都不遜色,儘管我喝過同一家咖啡牌子卻有兩極化的差異,但這裡的咖啡可說保持極高的水准。
從飲料溫度、拉花、飲料理想度、飲料上桌時間拿捏....看起來與像一般打工服務者無疑的她,在這三杯不同的飲料裡,卻來自同一人的手藝,我就很想站起來為這位咖啡師鼓掌了。


TERRANCE AT HOCK CHOON : 241-B Loring Nibong, off jln Ampang, 50450 K L.
Tel :017-209 8477

兩場咖啡之一 CAFFEINEES



一個周日下午,和兩個朋友決定在市中心尋找克力斯介紹及所推薦的兩間「不一樣」咖啡館。

在韓國車旗艦店與法國大使館之間的小巷穿越進去,走在羊腸小徑上,我們正打算用GPS尋找目標,翻看地址確定方向時,它就出現在我們的左方了。


一幢老平房外牆刷上全白色的漆,淺褐色的招牌印上CAFFEINEES,歐風的咖啡色的傘棚,簡潔清晰的建築設計讓我對它馬上留下很好印象。

抬頭輕易就看到週邊的高樓公寓,甚至雙峰塔,在城市裡,它卻不動聲色地平躺在那裡,發現與否純粹是個人緣份。

我們各自點了一客「Brunch」,我加點一杯拿鐵。


CAFFEINEES的餐點一般,倒是咖啡有意外驚喜,無論是朋友的美式咖啡或拿鐵,咖啡都很到味,賣相很好,美式咖啡的濃郁度更讓我們懷疑它其實根本是雙份杯量的意式濃縮咖啡,確實沒有喝過這樣醇厚的「美式咖啡」。

至于我的拿鐵呢?杯子也許小了一點,但奶與咖啡的結合恰到好處,或許我沒有特愛牛奶,所以向來以奶味見稱的拿鐵,並沒有出現在這杯裡,口感與濃郁的咖啡香氣貼貼實實送進舌間,驚喜極了。



Caffeinees: Add :  NO2, JLN MURNI , OFF JLN DAMAI,55000. KL. (這已是舊址了,新址在kg pandan交通圈附近)
                   Tel:  03-21448686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遲來的相識 Wawee Coffee--Intanon Blend


朋友從泰國送來當地連鎖咖啡館的豆子。烘焙日期是帶回來的前一星期完成的,握在手裡的豆子表面油亮亮地,好像午后的烈陽把藍藍的海洋照得琥珀色的粦光閃閃,而咬嚼在嘴裡的豆子則是香脆「苦」口的咖啡香。

咖啡豆近乎「深培」了,包裝上也建議使用「滤杯」及「法式壓壼」,所以我在一個上班的早晨,在公司用了「滤杯」煮了這杯「Intanon Blend」咖啡。

第一口的口感說實在不太順滑,也許香氣不足的影響吧,但它的馬上回甘卻教人精神為之一振,那是「涼涼地薄荷味」,而且悠遠長久地停留及環繞整個嘴裡。

繼續往下喝,有點辛味,溫度的轉換期間,更是把苦味一掃而去,回甘除了在嘴裡「樂意逗留」,它還讓人驚豔的停留在喉間,真是一杯「不甘寂寞的咖啡」啊!

 「Intanon Blend」包裝背面貼了一張精緻的泰國地圖,注明了這來自泰北的阿拉比卡豆,泰北氣候偏向四季,雖沒有明顯四季之分,但去過清邁的人都懂年底至年初吹的是冷風,上山觀光還得多穿外套。

我第一次到清邁是2007年一月,「冬」風吹起,卻沒有細雨迷離,我倒像一艘小船,尋找港灣......

記得和友人分道揚鑣探索不同的旅程時,我是一個人去尋覓咖啡館,后來決定坐在清邁城門外的Black canyon coffee,喝了杯拿鐵;那時的我認為只有台灣的虹吸壼才能煮出精緻的單品咖啡,所以斷然捨棄了嚐試連鎖店的黑咖啡。

殊不知,多年后,從朋友的「慧手」中才真正認識了泰國的純正咖啡。

對了,忘了介紹,這咖啡是來自清邁的Wawee Coffee。聽說,連鎖生意做得比星巴客還要好。

Friday, August 27, 2010

星巴客的坦尚尼亞 Tanzania



一直以來到星巴客都不懂喝甚麼,因為它的咖啡真的不好喝,但它舖天蓋地式的連鎖,當想找個地方偷個閒、喝杯咖啡時,它確實是不用思考的首選。

Tanzania(坦尚尼亞)是星巴客近期的「每日咖啡」,若沒有記錯,應該是從六月杪開始推出的吧?這咖啡是狐狸介紹的。他是星巴客的忠實朋友。

第一次喝Tanzania是在一個週末午后,與突然來到KL的朋友聚餐;它的香氣蠻濃郁的,很有焦油的香味,入口細緻順滑,餘韻很有甜味,不明顯的果酸,也一點都不苦,是杯星巴客很難得的咖啡。

第二次喝時,是在上兩星期到家對面的JJ,和朋友等看電影的空檔時去喝了杯咖啡,順道和他分享了黑咖啡及3合1咖啡的啡事。

Tanzania,根據網上資料,它與肯亞豆的等級相近,產區也靠近肯亞,屬于非洲豆種。

特色:口感細緻柔軟、油脂豐富滑順,焦糖甜奶油香、帶有花果香氣,餘韻甜感帶水果酸,像杯高級紅酒,值得細細品味。

嗯.......或許我應該對星巴客改觀,雖然它的加味咖啡及濃縮咖啡不合我意,但這杯「每日咖啡」挑選的豆子還真不錯!

我也許應該考慮買包「新鮮豆」來自己煮看看,可惜啊,在這裡要找新鮮豆還真有難度。

Thursday, August 26, 2010

珀斯加味咖啡 Perth--Flavored coffee

K人在短短半年去了兩次澳洲珀斯(Perth)找Hooi,然后每次都帶了兩種不同的咖啡給我。

第一次帶回來的是巧克力、奶油糖(butterscotch)口味的咖啡,咖啡豆表面的色澤因油脂而明顯較黑,可見是「深烘」(full city roast)或法式烘焙(french roast )。

兩種豆都試過用虹吸壼來煮,味道濃郁,但並非咖啡味道,而是充滿香料的香氣與口感,零酸味,都因為單飲純黑咖啡,胸口反而感到不適。

后來,把它煮成拿鐵,與綿密的牛奶結合后,口感與風味就明顯突出了,而且喝起來舒適。

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加味咖啡」(flavored-coffee)吧,與市面上在咖啡裡加入各種咖啡以外的飲料一樣吧,不同的只是,在烘焙過程時加入香料還是在煮咖啡時加入原料結合罷了。

K人第二次帶來的是Jack Daniel及?? (忘記了),可惜已磨成咖啡粉,但香氣卻幾乎一樣,得到的結論是,這些標明不同風味的咖啡,不管用滤杯還是虹吸,泡煮出來后必須加入牛奶才稱得上好喝,及喝得舒服!

Saturday, August 7, 2010

喝咖啡的路上風景

在喝咖啡的路上,有時很寂寞,有時很感動。

以前身邊能和我一起喝咖啡的朋友不多,有的朋友不能喝,喝了會頭痛,有的則沒有特別偏愛,那是一個很主觀的喜好,不用勉強。有時會失落,那種感覺就像你發現一樣你覺得很美妙的東西,但對旁人來說那只是一件很平常的東西,一點都不稀奇;但失落不代表失望,畢竟這真的純粹是一種喜好。

后來在咖啡館打工,就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當然朋友的東西,本來就是合則來不合則散,可能因為一杯咖啡聊到深夜促膝,也可能因一杯咖啡發現彼此志不同道不合。

寫咖啡部落不知覺也寫了80篇,當初純粹想寫喝咖啡的心情、生活,后來發現了咖啡的千變萬化,魔術般的精彩,自然就把咖啡視為生活的一部份,寫著就寫下去,只是,寫著寫著,有時就會變懶,有時碰到生活上的低潮,有時會埋怨馬來西亞的咖啡文化還未達到水平,以致咖啡館來去那幾家,甚至咖啡館經營到最后到底還是不是在賣咖啡,也不清楚了。

后來,想想,本來就不是在介紹咖啡館,何以如此執著?咖啡、生活,應該是個人喜好與方式而已。

其實「動筆」寫這篇文是因為在豆原而認識的日本朋友--Yoshi,他之前在這裡教日語,合約到期就回祖國去了,偶然情況下發現他的cafe blog,點進去看就讓我很感動了,原來除了我,還有人如此用心去記下每趟的咖啡之行,就像為咖啡的每個樣貌作一次深刻的素描。和他相比之下,我還真的覺得我太懶惰了。

還有,另一個「咖啡友」chen,因為在我這留言而認識,點進去看他的部落,發現他是一個很熱愛咖啡的朋友,初時只憑著對咖啡的熱愛,自己研究及製作咖啡,前陣子鼓起勇氣去追逐夢想,到了北京去考取一張咖啡師文憑,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去踏踐那個心中的夢。知道他最近學成回來,心裡真的說不出的悸動,那就好像你看著小朋友昨天在學站著走路時跌了一跤,今天他卻可以站得穩穩地,然后對著你笑。

相比之下,每天在喊要怎樣要怎樣的自己,其實做過甚麼?

Thursday, July 15, 2010

咖啡飄茶香 Tanjung Sepak Coffee


「這味道帶有香濃的煙燻味,清清地咖啡香,喝起來應該清清甜甜,不會有苦味。」

「這個呢,聞起來就是一股苦澀味,咖啡香強烈但味道卻沒有第一個來得好喔!」

老闆笑笑,不說甚麼,后來開始不斷翻開他的珍藏,帶我們去看在曝曬中的咖啡果,然后說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開家自己烘焙自己泡製的咖啡店,除了小鎮村民愛喝之外,也吸引更多外來的咖啡迷。

老闆姓林,在濱海相伴的小村鎮從事炒咖啡數十年,咖啡豆炒好就賣給咖啡店或批發到城鎮外,平時炒咖啡之外,應該就不斷研究咖啡的發展或怎樣讓咖啡變得更不一樣吧。

六月的一個陰鬱早上,我和友人開車從吉隆坡往巴生方向一直到Morid、Bagan Lallang,最后來到丹绒士拔吃包子,順道去參觀景點之一的咖啡廠,可惜我們抵達的時間已錯過老闆親自烘炒咖啡的「節目時段」。

但卻幸運地喝到老闆「突發奇想」泡製的「咖啡茶」,聞起來咖啡與茶葉在爭寵,入口順滑是淡淡的咖啡,沒有了醉人的咖啡香,回甘時候也像風一般,逝去無影蹤,是捉摸不住還是深不可測?

我大約點評我的看法,是有點不自量力,卻又奈不住直腸子性格,老闆眉頭略皱一下,然后輕鬆地說:「是這樣啊!沒關係,我還在研究著‥‥」

后來不知怎地情況下,老闆就拿起兩小包的咖啡粉要我聞聞看,他說你的味覺不錯,試下你的嗅覺又如何......

哈哈..... 最后老闆干脆說,你可以去開家咖啡館了。

我只笑說,我家是開kopitiam的.....也曾在咖啡館打過工,很喜歡喝咖啡,所以才嗅得出咖啡的分別。

Thursday, July 1, 2010

夢想咖啡車 Coffee Dream Car



我第一次「見識」咖啡車是在台灣陽明山上的擎天崗,那天晚上和朋友突然興起上山吹風,走完擎天崗后,沒想到山上颳大風起大霧,下不了山,整晚只能呆在車裡。

近凌晨時分,聽到似近非遠的老歌金曲迴響整個山崗上,飄來陣陣的咖啡香,我很想走到咖啡車那,坐下來喝杯咖啡,卻不幸地,胃突然絞痛,最后只能在躲在車內喝著一碗熱呼呼的貢丸湯,然后在迷糊中睡去。。。

那天,和同事WS吃完午餐在回著公司的路上,在比平常多兩個路口的U轉處,停下車來,點了兩碗煎堆。坐在簡單的塑膠桌椅上,眼前一片綠意,吃著,滿足的吞下滑滑嫩嫩地煎堆及涼粉,再送上一些碎冰及大紅豆。

我突然跟她說:我記得從台灣回來的初期,我曾想過去找一台貨車改裝成咖啡車,然后開著咖啡車到處去販賣咖啡,停到一個點,擺個兩三張細緻的桌椅,在吧台車前再放三張小圓椅,放些老曲,悠悠哉哉地,這樣喝咖啡會很有趣.............. 就像有人會特地把車停在路邊,就為了喝一碗煎堆。

她聽我說完后說:「我覺得你一定可以,你會煮咖啡又會開車,存個資本就可以到處去了。」然后她說她的前同事也有個這樣的夢想,而她曾想過和她一起這樣的工作。

然后,我像掉進兔子洞般繼續說:如果碰上塞車時間,我就干脆把車停下,直接擺賣咖啡,或給塞著車的人士宅送咖啡,多好!這樣塞車就不會那麼無聊了,然后久了可能就會有人每天在期待甚麼時候會遇上我的咖啡車了。

說夢想時,每個人的眼睛都會發亮,都會笑,欣慰自己仍然還有一個夢,還有一個作夢的天堂。